如翼视点
首页>如翼视点>文章内容
设计思维不仅是设计师的事
发表时间:2018-08-13



不仅在互联网行业,一些原本以技术见长的传统领域也注意到了设计思维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不但设计人员要具备设计思维,技术人员也要懂用户想什么。

2014年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刘文竹拿到的offer是去IBM做设计研究。这个职业选择有很多细节值得解读,一边是纯文科背景,一边是老牌IT技术类公司,具体职位还是两头都不大靠的设计相关,她自己也觉得这是一次特别的机会:IBM并没有要求应聘者必须有专业背景。

刘文竹要去的团队叫IBM Design。在这样一家老牌技术公司,IBM Design的建立有点像是一个大公司里的创业团队,它招募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来做设计研究,在上海办公室的28人中,跟刘文竹一样没有技术背景的设计师占到70%。

3年前,Phil Gilbert被任命为IBM Design的总经理。对于他来说,组建这样一支团队挑战不小,这中间涉及到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客户、用户之间的协作和博弈,但“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观点在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对于以硬件发家的IBM来说,它也面临要向软件和服务转型,而IBM Design的作用就是将设计思维引入产品,让设计师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也许是苹果的成功给大家上了一课,像IBM这样以技术见长的IT、互联网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视设计思维和用户体验。这种行业风潮反映在职场上,对公司人来说,一方面就是让越来越多像刘文竹这样非技术背景出身的人多了很多职业可能,因为技术类公司需要以更人性化、更依靠消费者洞察的方式来解读和驱动产品研发,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以往只靠技术走天下的IT男女可能需要重视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才能让自己持续保持竞争力。

“创新有三种源泉,一个是商业模式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还有一个就是设计创新。但设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ARK design创始人张文新说。他自己的职业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印证。“2008年我买了iPhone,当时就觉得这款产品太牛了!”说起自己当年离开西门子的原因,张文新认为苹果手机当时带给他的震撼也是原因之一,设计的影响力让他决定离开传统制造业去做一些好玩的事。“其实体验设计在中国可能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2007年的iPhone是一个爆点,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互联网行业的人也推动了大家对设计思维的重视。”

不仅是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原本以技术为主导的传统领域的公司都开始尝试转型,而设计思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产品,它有时候也表现为一种服务或是一类新的商业模式。

金融领域也引入了这样的设计思维。招商银行在2010年推出“掌上生活”App,希望能在移动端留住持卡人,但它一直被诟病为大姨妈式的应用—每月的还款日,持卡人才会想起来打开这个应用。于是他们找设计公司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产品,最后这款App被改造成电商架构的应用,除了能还款,还能实现积分兑换、售后服务、移动端购物等功能。界面友好,操作也方便,用户数和使用频率都有了量级提升。

在码农界有相当知名度的印度公司Infosys的CEO Vishal Sikka也把“设计思维”作为这家公司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已经启动“设计思维”的培训,这家公司预计在2015财年结束前完成对3万名员工的设计相关培训。

设计思维对现在的IT和互联网等技术公司到底有多重要?这种行业趋势对公司人来说又意味着哪些新机会和新挑战?我们采访了IBM、frog design、ARK design的相关专家,他们根据各自的经验为我们做了分析和解读。


A当我们在谈设计思维时,其实在说什么?

设计公司IDEO的CEO Tim Brown最早提出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概念:利用设计师的敏感性及设计方法,在满足技术可行性及商业可行性的前提下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是设计思维的核心及最终目的,技术和商业则是它的实现条件。

frog design的创意总监Siddharta Lizcano认为,如今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再只是产品如何,还包括了思考如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如何解决使用者的痛点,这个产品的商业价值如何—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思维更像是一种商业策略手段。

一些企业正在经历这样的转型。“IBM Design是我们采取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把技术放在第二位,如今我们在讲的设计思维,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IBM Design总经理Phil Gilbert说。


B设计思维变得重要,公司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技术背景已经没那么重要,也不一定要求你学过设计

以往在强调技术优先的领域里,产品研发人员大多需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设计思维的引入对于产品研发很重要。IBM Design招募的设计人员主要分为5个方向:图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前端开发、工业设计和设计研究人员,其中一些人员的背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专业,为了更好地观察和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一款产品,他们的背景更加多元化,其中还有人类学、心理学及文科专业毕业的人。

Tim Brown曾在采访中表示,在IDEO,通常一个设计团队由3至5人组成,分别来自经济、商业、心理学、工程、设计甚至医学等各个领域,他们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和讨论项目,通过协作的形式来产生具有可行性的创意。


设计人员会更有话语权

张文新所在的ARK design之前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有客户想以自己公司的行识别技术(扫描纸质文件的汉字并转化成电子版)为核心,设计一款产品。项目进行到第五周时,产品小组有了一个雏形,但测试下来用户体验却很糟糕,汉字识别的正确率仅达到60%,并且识别之后的版本还需要人工核对才能进行修改,这些都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技术在这个时候反倒成了麻烦。最终设计团队在和客户沟通之后,推翻了原本以技术为核心的思路,重新开发了一款手写邮件的产品,不再需要中文识别,还能在邮件中保留个人的笔迹。你看,设计思维越来越被重视的大环境下,谁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能理解并解决客户的需求,谁就能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获得主动权。


nerd们得学会拥抱设计和用户体验

技术的确很酷,但对于很多工程师来说,在考虑技术创新的同时却也容易被技术绑架,忽略了产品的真实需求。

如我们所见,大量以技术见长的公司都在转型,那么原本从事技术的公司人也应该有意识地让自己更具备一点设计思维,多和用户接触,和设计师接触,带着“以用户体验为重”的产品理念去做技术创新。换句话说,如今已经不是技术为先的时代,如何用技术去更好地服务用户,才是工程师工作的新方向。


工作方式会更灵活,协同合作是一个趋势

为了让设计思维从头至尾地贯穿在一个项目中,一些企业会打破原本部门与部门分阶段分开工作的模式,将项目相关的不同职能部门聚合在一起,去一起开发一个好的用户体验产品。“在IBM,我们会将这些跨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项目团队,让他们在一起共同理解市场调研,考虑怎么样更好地解决一个问题。”Phil Gilbert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张文新在描述ARK design的工作方式时,用了“并行”的概念来形容。即在项目初期,研究、战略分析、服务模式设计、概念化设计、交互及视觉设计等各个环节都已经同时参与到项目的讨论和执行中。


C不限专业,也意味着你得把自己变成某种“通才”

简单来说,就是非技术背景的人需要为自己多补充一点技术知识。虽然不需要非常精通,但如果能看懂一些基础代码,或是自己能做简单的编程,这些也能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与工程师合作。

而技术出身的人,要注意培养足够的设计思维和以用户为重的产品意识。

协作式的工作方式要求大家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专业,也要能理解别人的设计语言。百度用户体验部高级经理张海龙说起对用户体验设计人员的要求时,提到由于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个多领域学科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需要和不同背景的设计人员一起合作,同时,“还要和工程师、产品经理、市场人员,甚至公司高层一起,形成产品架构的完整梯队。设计师要了解各个专业的人,他们知道些什么,你怎么和他们合作。”在张海龙看来,中国很多学校和企业更注重设计师本身的视觉创意培养,忽略了设计思维和多领域知识的培养。

因为要为客户解决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一个项目的时候,得有快速积累相关行业知识的能力。“比如说农业,要成为一个农业专家并不容易,但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农产品,有时深入了解产品实际上也是深入了解客户的一个过程。”frog design的创意副总监Siddharta Lizcano这样解释。

沟通能力被张文新认为是如今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面对客户时,“设计人员一半的时间在做设计,另一半的时间在卖设计。”对象可能是客户、领导、同事,如何说服别人采纳自己的设计,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也很重要。

Lizcano认为,不仅是“出售”自己的设计,在如今很多企业客户都在面临转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在充当一个教育者。“对于一些客户来说,这事让人有压力,因为它们遵循传统模式太久了,对它们来说,设计思维是有风险的。”



——如翼分享,转载秀设计。